中文書名:藝術寫作
中文副書名:如何書寫藝術的簡明指南
英文書名:A Short Guide to Writing About Art
作者:席爾文‧巴奈特(Sylvan Barnet)
譯者:劉泗翰
出版日期:2022年6月30日
定價:588元
ISBN:978-9869711388
尺寸:長21公分、寬14.8公分
規格:內容600頁
印刷:黑白印刷、平裝
作者簡介:席爾文‧巴奈特(Sylvan Barnet) 席爾文‧巴奈特(Sylvan Barnet,1926 - 2016),美國文學評論家和莎士比亞學者、美國麻省的塔夫茨大學英語名譽教授和莎士比亞劇作系列套書Signet Classics Shakespeare的總編輯。巴奈特同時也是日本藝術的收藏與研究者,他與伴侶柏托(William C. Burto)共同發表過許多關於日本藝術的論文。包含本書在內,巴奈特出版過多本關於藝術、寫作和文學的教科書,而由他主撰、與他人合著或是負責主編的叢書逾四十本。
譯者簡介:劉泗翰 資深翻譯,悠遊於兩種文字與文化之間,賣譯為生逾三十年。譯作有《湖濱散記》、《這不是英語:從語言看英美文化差異的第一手觀察誌》、《非虛構寫作指南》、《原創的真相》、《第四版草稿》、《你該殺死那個胖子嗎?》、《愛的哲學課》、《卡瓦利與克雷的神奇冒險》、《四的法則》、《沒有我們的世界》、《性別的世界觀》等三十餘本。
對於英語圈上百萬藝術學院學生來說,這本書很可能是學習生涯中第一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本寫作教學書。作為一本出版已逾四十年、改版增訂十一次的藝術寫作經典,此為繁體中文版首次在台灣出版。對於今日的藝術系所學生、產業從業人員,甚至於藝術愛好者而言,具有什麼樣的價值和益處? 在這個區域型媒體消失、小型與自媒體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時代,任何人都可以在網路世界抒發自己對於藝術的觀點,但是對於讀者來說,當資訊氾濫,又該如何分辨與選讀一篇有觀點、有效益的文章?至於產業中的內容提供者又該怎麼生產出一篇符合觀眾需求、說服讀者理解與認同的文章?其實,讀與寫的兩造,都需要磨練自己在觀察、思考與用字上的能力,而其中許多方法、原則並不會因為時代而有所更動,甚至在過量訊息的虛擬世界中,一篇字斟句酌的好文,反而更顯珍貴。這也是本書在今日能持續發揮影響力的基礎。 此外,《藝術寫作》一書作者跟隨著時代的演進不斷增修,適用範圍從傳統繪畫、攝影、建築、裝置到錄像作品,生活中絕大部分類型的藝術品以及場景,都能提供讀者多個切實可行的寫作方法;讓寫作者先從如何觀看作品開始,然後整理觀察的成果,再有效地組織條理、有說服力地、格式完備地寫出來,同時摒除惱人的專業術語,遠離當代藝術的艱澀詞彙,並且提醒寫作者要為讀者考量,最終完成一篇具有說服力又體貼讀者的文章!
本書內容有哪些?
分成以下三大類。 第一、方法:面對藝術品,如何將觀察感受轉換到文字敘述、如何分析與比較,還有如何讓文章從草稿蛻變到有完美的總結或收尾。 第二、範例:長短文字範例,不論好的與壞的,本書都提供:從書寫時需要注意的用詞、各種搭配主題的示範段落,到做為修訂參考的整篇文章。怎麼寫、怎麼修,讀者都有案例可以依循。 第三、工具:各章節依目的提供各種檢查工具、書寫時的格式建議。尤其是搭配各章節主題所列出的檢核清單或條列項目,讓寫作者在完成每個步驟時,都能夠簡單明確地檢核寫作內容,讓成果更臻完美。
本書適合誰閱讀?
作為眼球世代,藉由本書能夠學習到「以所見推導出所得」的文字能力! 作為美術、視覺傳達、設計類科系,博物館、美術館相關領域的學生,以及各種媒材的藝術創作者,可以藉由本書學習如何觀看、解釋作品,進而提升自己在創作上的思辨與整合能力,建立起自己的評論觀點或創作理念。 作為畫廊、藝術組織,以及展覽產業的從業人員,或是文化或社科領域媒體的傳播工作者、記者,甚至是從其他產業想轉行進入藝術產業的工作者,只要是在工作中需要解說、分析藝術品,本書都是最值得參考的工具書。
中文書名:繪畫獨立
中文副書名:不是宣言的宣言
法文書名:Manifeste de l’Indépendance et de la Libération de la Peinture
作者:噴汀曼
出版日期:2022年1月1日
定價:229元
ISBN:978-986-97113-7-1
尺寸:長18公分、寬11公分
規格:內容112頁
印刷:彩色印刷、平裝
噴汀曼
學過畫、學過史、留過學。現居巴黎,畫家。
《繪畫獨立 不是宣言的宣言》是一本以對話的方式,探討與說明繪畫為什麼必須獨立於當代藝術之外,確認繪畫自身地位的專書。
發展僅僅一個多世紀的當代藝術,卻在今日將發展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繪畫囊括在其領域之內。這不只造成了畫家在創作意義上的價值與標準的錯亂,甚至喪失自身定位,而被導引到與其他類別的創作者一同競逐那虛幻的哲學論辯,把言說當成意義的基礎,而非實踐中來建構自身價值。
本書的書寫方式,是以一群藝術創作者、畫家在網路上的群組談話為形式所寫成,討論過程中逐漸拆解當代藝術對於繪畫的種種箝制和扭曲,兩者其實應劃分而各自獨立,如同其他藝術領域一樣,各自紛飛,建立自己的天地,而非留在當代藝術中自我否定。
在這裡回復一些讀者關心的問題。
一、為什麼要寫《繪畫獨立 不是宣言的宣言》?
《繪畫獨立——不是宣言的宣言》(以下簡稱《宣言》)的寫作算是水到渠成,它很自然就出現了。也許是當下的藝術話語所造就的環境給足了畫家壓力,使得畫家必須面對眾多與繪畫本身關係不大的問題,而這也確實造成了很多精神困擾。
《宣言》旨在回答藝術界給出的這類問題,並追溯眾多話語的源頭,給畫家降壓的同時展示一個新的可能的世界。不過這個「新世界」不只是靠說,還要靠做,這部分就不是《宣言》所能完全覆蓋的。
二、為什麼稱之為「不是宣言的宣言」?
一般來說,宣言的使命在於宣告,宣告一種新事物的出現,比較典型的是《共產主義宣言》。而本文並沒有採用宣告體,所以它看著不太像一個宣言該有的樣子——它不是一首散文詩。
不採用宣告體的原因是:宣告體不能只是一個孤立的文本,它需要和別的文本相互支援。而繪畫獨立解放運動沒有「前身」,自然也沒有「前身性」的文字,因此也就缺乏鋪墊:忽的冒出總會嚇到人,而嚇人不是這個運動的目的。
《宣言》也沒有全文採用闡述理論的體例,因為這不是一篇論文。儘管其中存在不少理論闡述,但將《宣言》僅僅視為一種理論,也是誤解。採取理論闡述的方式直面繪畫,應該是其後續《繪畫學》的任務了。
那《宣言》的寫作是不是借鑒了西方教義的問答體呢?
看著像的不一定是。教義問答體的「自問自答」,往往體現於其問題的設置上——問題已經預設著結論。答案不過是順著問題自設的結論灌輸給讀者的產物。而《宣言》中的問題,都是真實存在的:或有原型,或直接「拿來」。這些問題自帶的立場也是現實的藝術界中常見的觀點,它們或模糊不清,或自相矛盾,但當這些觀點一併出現,氣勢極盛,你一個反應不過來,就被「說服」了。
與其說《宣言》採用了問答體,倒不如說《宣言》只是在清理常識,並逐個擊破「霸權」話語。
三、《宣言》中提到的《繪畫學》,其寫作進展如何?
《宣言》重新定義了畫家的身份。而所有「身份問題」的解決,是在「身份」獲得承認後,就基本實現了的。
當繪畫獨立解放運動確立之後,畫家的身份問題就不再急迫,建設「繪畫學」(Pictologie)則擺到了首位。
在我的設想中,「繪畫學」是基於分享的,有關繪畫的學問。也就是說,「繪畫學」不應該也不可能由一個人寫就。繪畫是一個面向未來的、不斷變化的、支持創新的、鮮活的事物。依照繪畫的這種特性,「繪畫學」也必然要做好準備,準備不斷增添新內容。因此,一個人、一本書怎麼能做得到?如果一個人一本書就能說明白講清楚,那這種「繪畫學」的體量也夠小的,不過是某個個體經驗就能填充的東西。
因此「繪畫學」的建設,必然依靠畫家們的共同努力。
中文書名:拿去抄啊!
原文書名:Copy This Book
中文副書名:藝術家的著作權指南
原文副書名:An artist’s guide to copyright
作者:艾瑞克‧施黑佛(Eric Schrijver)
譯者:蕭雅文
出版日期:2021年4月30日
定價:468元
ISBN:978-986-97113-5-7
尺寸:長21公分、寬14.8公分
規格:內容248頁
印刷:雙色印刷、平裝
作者
艾瑞克‧施黑佛(Eric Schrijver)
1984年生,荷蘭籍互動設計師、藝術家和作家,現居布魯塞爾。艾瑞克主持一個名為「我喜歡緊身褲和數學」(I like tight pants and mathematics)協作團體的部落格,該部落格目標在鼓勵和邀請設計師和藝術家參與並進入電腦程式的領域。
自2011年到2017年,擔任平面設計團體「開放式出版」(Open Source Publishing)的核心成員,在世界各地的藝術學校負責工作坊。也曾在比利時聖呂克圖像設計研究學院(ERG Saint-Luc - École de recherche graphique)的圖形設計大師班授課,以及荷蘭海牙皇家藝術學院(KABK)教授程式編碼和互動設計。
本書《拿去抄啊!_ 藝術家的著作權指南》(Copy This Book, an artist’s guide to copyright.)為荷蘭創意產業基金(Creative Industries Fund NL)所支持補助出版的著作。
譯者
蕭雅文
台北人,曾旅居英國和美國。
台灣大學昆蟲學系學士、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文化創意產業碩士、蘇富比藝術學院當代藝術碩士,從事藝術產業研究、畫廊翻譯逾十年。目前任職於藝術基金會。
人生的最愛是當代藝術和威士忌。已獲英國葡萄酒與烈酒教育基金會(WSET)烈酒二級認證。
在今日生活中,著作權已經鋪天蓋地地包覆著我們!
不過,喜愛創作的你,是否有看不懂法律條文的痛苦?
你是否會一邊創作,又一邊擔心自己的作品有沒有侵權?
其實,著作權沒有那麼的「艱澀」!更沒有那麼「難懂」!
甚至,也不是完全的死板一塊,裡面充滿了各種灰色空間!
本書的出發點,就是從一個藝術家自己的親身經驗與角度,來說給另外一個創作者聽,讓你知道:
你寫的書該怎麼跟出版社談合約,才能既賺錢又不吃虧?
拍照的時候把某棟建築拍進去,會有什麼著作權問題?
拿一張別人的作品來對照著畫畫,需要先獲得授權嗎?
究竟參考跟抄襲之間的界線在哪裡?而且,盜版真的只有壞處嗎?
以上都是本書要說的!沒有看不懂又冗長的法律條文,書中俯拾皆是一件件讓人讀了又驚訝又發笑的真實案例。
如果,你想找一本書能夠邊看故事邊學常識(法律跟創作世界的常識),
眼前應該找不到第二本了,除非你拿這本去影印!
這本指南是要給誰讀的?
給廣義的創作者!不管你創作的內容是:視覺藝術、小說、劇本、攝影、平面設計、表演藝術、甚至是電腦字型、軟體或程式,都包含在內!
這本書可以帶給你什麼幫助?
如果你想要保護自己的創作、想要進一步獲利,同時還能避免侵害到別人的創作,那麼本書可以幫助你釐清必要觀念,知道採取哪些適當的行動!
除了著作權,這本書還想和你說…
著作權不僅能保護你,也可能會傷害你!
因為,今日你的每一項創作,其中都可能包含了別人的心血。但是,決定什麼是創意的權力,卻慢慢地掌握在政治與司法系統之中;該如何面對這些更深層的挑戰,身為創作者的你,請翻開本書,我們一同來探索!
中文主書名:創造展覽
原文主書名:CREATING EXHIBITIONS
中文副書名:如何團隊合作、體貼設計打造一檔創新體驗的展覽
原文副書名:Collaboration in the Planning, Development, and Design of Innovative Experiences
作者:寶莉・麥肯娜-克萊思(Polly McKenna-Cress)、珍娜・卡緬(Janet A. Kamien)
譯者:金振寧
出版日期:2019年7月30日(台北)。
定價:660元 新台幣
ISBN:978-986-97113-1-9
尺寸:長23公分、寬19公分、厚2.2公分
規格:重656公克、內容356頁
印刷:全彩印刷、平裝
作者
寶莉・麥肯娜-克萊思(Polly McKenna-Cress)
曾任美國費城藝術大學(University of the Arts)博物館規劃與設計研究所所長與系主任,設計公司Alusiv, Inc.高級主管。集顧問、作家、教育人員等身份於一身,專門輔導機構、部門和團隊執行展覽規劃、企劃、設計與專案管理。具備二十五年以上的博物館和設計公司專業經驗,經手超過六十檔規模、預算、複雜程度不一的展覽。
珍娜・卡緬(Janet A. Kamien)
生前從事執行顧問、寫作與策略規劃等相關工作。具備四十年以上博物館工作資歷,曾在四間重要博物館任職,亦為獨立顧問。她曾參與、諮詢和輔導超過一百件詮釋專案和策略藍圖。
譯者
金振寧
美國華盛頓大學動物學及植物學學士,輔仁大學翻譯學、英國倫敦大學學院電影理論碩士。兩個孩子的母親,熱衷於當代藝術、閱讀與文字工作,目前於非營利組織工作。
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創造展覽》
是第一本從團隊合作的角度談籌辦展覽的專書。
是第一本以專案階段的方式來拆解一個展覽籌備過程的工具書。
也是第一本提供多重身分和工作角度來看待籌備展覽的教科書。
更是一本提供博物館人籌展時面臨到各種心理、工作難題該如何應對的指南書。
這本書的內容有?
本書內容涵括主題發想、展品設計到布展、開幕甚至到卸展等各個階段,一應俱全。透過一個個籌展階段的說明,引導讀者理解到創造一個展覽在不同時間該有什麼準備,會遇到什麼難題,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工作方法和技巧來應對籌展每個時期會遇到的疑難雜症。
這本書的特色?
本書通篇環繞著「展覽是一個需要高度團隊合作、明確分工與分層承擔責任的大型專案」與「從構思到設計展項都要顧及到觀眾的需求和體驗」兩個主要宗旨;兩位作者在書中不斷鼓勵大家找出創新的方法來面對問題,搭配上百所博物館、展覽機構和公司專業人士的經手案例和心得,展示在讀者眼前的是一個個散發著「良善」、「分享」與「體貼」特質和生命智慧的籌展故事。
本書的豐富資源,供展覽工作者實際應用與參考:
全美近二百位展覽專家和各界學者的心得與建言。
多種將展覽以專案工作模式來分析的圖表與格式。
全書範例來自全美一百多所展覽機構和展覽。
重要籌展工作的章節後提供實戰用參考書目。
本書適合誰來讀?
對於這些領域的專業人士或學生來說:建築、平面設計、環境美術設計、工業設計、數位媒體、燈光與劇場、室內設計或景觀建築,《創造展覽》都是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源。因為,博物館作為一個趣味與意義並存的產業,如果您有志於此,而且勇於創新與喜愛挑戰,這本書就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書是以專案管理的角度來看博物館展覽工作,因此不只屬於藝術行政的範疇,其本質更是來自經營管理的智慧,運用在博物館的營運和展覽的籌備。
對本書來說,展覽是什麼?
一檔展覽涉及了無數的學科、各種實體材料與知識內容,但是它的目標是為了幫助觀眾更加完整理解複雜的題材並從中獲得樂趣。因此,這個過程必然牽涉到多重層面且需要透過各種不同模式的合作來達成。
謝詞
前言
導論
第一章:團隊合作
何謂合作
為何要合作?
為何博物館要講求合作?
如何團隊合作
內在的必要需求
第二章:不同的立場與行動步驟
納入不同立場,打造黃金團隊
每個團隊必備的五個立場
行動步驟
危機與陷阱
第三章:機構的擁護者
為頂尖展覽創造良好的環境
下樁打基礎
擘劃機構的重大變革
評鑑、點評與許可
機構的文化與風險
評量結果並從中學習
第四章:展覽主題的擁護者
畢竟展覽是有主題的!
方法與哲學
物件導向或構想導向
展覽主題專家會遇到的難題
第五章:觀眾體驗的擁護者
為觀眾企劃展覽內容
展開行動:形塑展覽概念
整理資訊的方法
整合與提出初步的概念
組織概念,使之成為連貫的敘事
展覽的記錄與呈現
鍛造細節:這工作到底怎麼辦才好?
鍛造細節的方法
第六章:設計的擁護者
身體與感官體驗的擁護立場
設計擁護者:在合作關係中工作
展覽設計的主要原則
設計提案
空間規劃與參觀動線
格式塔(Gestalt)
訊息即媒介:不同的展示模式
無障礙且適合普羅大眾的通用設計
環保的實踐
結論
第七章:專案與團隊的擁護者
專案與團隊管理
規劃展務流程
編列預算
團隊管理
第八章:團隊合作的方法與技巧
從合作過程得到最大收穫
工作過程的記錄
發想和雕琢點子的方法
整理概念和視覺紀錄
決策與評量
第九章:展務流程與階段
如何建立展務流程
展務流程的大綱
展務流程的階段
開展後的工作:評量、維護、進化和記錄
展覽謝幕
索引
人名索引
機構名稱索引
專有名詞索引
展覽索引
文 / 博物館學學者 徐純教授
2002年第一次到大連參加兩岸博物館學的研討會,我發表的論文是美國團隊取向的展覽規劃模式在東方文化的適用度,立即引起大陸很多博物館人與博物館學教授的反應,研討會後我一路到北京、天津自然史博物館、上海科技館都用這個主題演講。2003年,就將這堂課程連帶著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選這堂課的學生,一起到上海復旦大學文博系開課了。這是我第一次帶學生跟大陸的學生一起上課,行前寫了一篇合作與創造,交給每位與我同行的學生,除了因為我多年與美國展覽界學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之外,也想到台灣與大陸的學生文化背景必然有不同之處,合作會產生的問題必然會阻礙了展覽的「創造性」。
說到這裡,再讓我們看看這本書的書名《創造展覽:如何團隊合作、體貼設計打造一檔創新體驗的展覽》,跟我的合作與創造看起來好像就是同一回事了!也就是說,這本書就是美國博物館界「團隊合作」的展覽創造,那麼,它是否也適用於東方文化的博物館?
其實東方文化中也不失有合作與創造,只是在用在展覽上時,我們常常會提到「獨立策展人」,而且這個人常常以英文curator來畫等號,殊不知這只是表面的直譯,沒考慮到博物館與其他文化機構不同之處,就在於用展覽來創造群體的共識,就跟這本書的目次的第一章「合作」來創造!而合作與創造出來的就是博物館的展覽,我們需要的方法論就是這本書。
謝謝金振寧幫我們作展覽的博物館人翻譯這本書!
中文主書名:藝術家的職涯管理術
原文主書名:Art/Work - Revised & Updated
中文副書名:如何讓你的作品變商品
原文副書名: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nd Do) As You Pursue Your Art Career
作者:希瑟‧達西‧班達里(Heather Darcy Bhandari)、喬納森‧梅爾伯(Jonathan Melber)
譯者:優選本土化服務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年2月15日(台北)。
定價:550元 新台幣
ISBN:978-986-97113-3-3
尺寸:長24.5公分、寬17.5公分、厚2.3公分
規格:784公克、426頁
印刷:黑白印刷、平裝
作者
希瑟‧達西‧班達里 (Heather Darcy Bhandari)
班達里於紐約州布魯克林區的非營利展覽與工作室空間計畫的史梅克梅隆(Smack Mellon)擔任展覽總監。該機構的宗旨是協助生涯中期、尚未獲得聲望的新興女性藝術家,從事創作以及展出新的作品。
她同時也是一位獨立策展人、並身兼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的兼任講師,以及數家營利與非營利藝術機構的顧問。在全國各地的作品集審閱以及評審團中,都可以看見她的身影。並且也是歐密藝術(Art Omi, 紐約州根特的藝術家駐村單位)視覺藝術監委會的成員以及Art F City(線上藝術相關的發表平台)、布魯克林區棧橋畫廊(Trestle Gallery)諮詢委員會的成員,而且擔任NURTUREart董事的時間將近十年。在過去的十五年間,她的身分是混綠畫廊(Mixed Greens gallery)的總監,期間策畫了百餘場的展出。
希瑟畢業於布朗大學,並在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取得碩士學位,並於於紐約的當代藝術畫廊索納本德畫廊(Sonnabend)及立木畫廊(Lehmann Maupin)展開她在藝術產業的職業生涯。
喬納森‧梅爾伯 (Jonathan Melber)
梅爾伯的職業生涯初期在紐約擔任藝術暨娛樂產業律師,並且提供許多藝術家、畫廊、收藏家以及各類創意人士及公司的代理業務。後來離開法律事業,擔任20x200藝術電子商務新創公司業務發展主管。之後再移居洛杉磯,負責Hulu(串流影音電視網站)的內容收購事宜。目前,喬納森為透納(Turner)娛樂網規劃營收策略以及數位授權。
喬納森在布朗大學取得哲學士學位,並且在紐約大學法學院(New York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取得法學博士學位,當時的他亦身兼「法律評論」(Law Review)的編輯。
譯者
本土化優選服務
優選本土化服務,創立二十餘載,以品質、服務、效率、專業為經營宗旨,在各領域上皆奠定良好口碑,廣受客戶肯定和信賴。團隊以鍥而不捨之核心理念,致力於揉和專業和文化精粹,忠實向閱讀者傳達原著精神,是眾家企業開拓海外市場之堅實後盾。
這是一本追求藝術事業的權威指南!
本書適合誰來讀?
不只對於藝術家的職涯有幫助,《藝術家的職涯管理術》對於畫廊負責人、經紀人、藝術顧問,和所有想要在藝術界創建自己事業的人,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本書包含哪些資源?
自己怎麼做:幫助藝術家從無到有建立職涯的完整基礎!
專家怎麼說:來自全美數十位藝術專業人士的經驗談!
該注意什麼:藝術家在面對畫廊與對外合作時的各種重點清單!
文件大補帖:從代理、銷售到各種委託業務的種種法律文件範本!
關於本書
近年社交媒體普及、線上平台的成熟,還有不斷更新的數位科技都推動了整體環境的變化。如今,藝術家不能只是努力創作,更需要關注和經營許多不同層面的問題,才能打造出自己的道路。
本書的兩位作者;班達里(Heather Bhandari)在紐約一家受歡迎的商業畫廊擔任總監超過15年,而梅爾伯(Jonathan Melber)在藝術電商新創公司擔任業務主管,他們共同撰寫的這本《藝術家的職涯管理術》,對於身處高速競爭的藝術圈新世代,提供不同階段所需要的實務資訊,特別在銷售業務和法律方面,要如何取得成功,本書都是不可多得的寶典!
例如:藝術家該如何創造多樣化的收入來源,才能維持經濟狀況無虞的藝術創作?除了找畫廊代理以外,還有沒有其它方法可以把自己的創作給推廣出去?怎麼檢查一份授權合約,才能在有效合作的同時又保障自己的權益?等等。
第一章:全局
藝術界快速導覽
不管你現在處於哪個階段
第二章:基礎工作
目標
───步驟一:陳述你的價值觀 / 步驟二:陳述你的動機、目標以及「展望」/ 步驟三:設定目標
調配你的時間
家庭工作室:以家為工作室,以工作室為家
個別的工作室:有時候你需要一點小空間
不要稱它為工作室
兼職工作
誰不喜歡文書工作?
───影像 / 品項清單 / 註冊著作權 / 報導 / 聯絡人 / 收據與支出 / 發票
幫個忙!
───房東/屋主的保險 / 稅款 / 法律議題
保持聯繫
檢查清單:基礎工作
第三章:申請資料
圖片與剪報(作品範本)
───平面與立體作品圖片 / 動態圖片 / 實體圖片
簡歷
───聯絡資訊 / 學歷 / 個展 / 聯展 / 駐村 / 獎項、助學金以及獎學金 / 其他標題 / 報導 / 收藏 / 相關經驗
生平
剪報
藝術家自述
說明信
時機
想成功就必須住在大城市裡嗎?
檢查清單:申請資料
第四章:宣傳
網站
───網域名稱以及搜尋引擎最佳化 / 網站上該放什麼
部落格
社群媒體以及其他數位平台
───優點 / 難處
付費廣告(也稱為「付費媒體」)
名片
運用報導
檢查清單:宣傳
第五章:工作室開放日
工作室團體
團體拜訪
工作室開放日
───準備 / 展出你的作品 / 接待 / 聯絡人名單 / 介紹你的作品 / 取用的資料
自行定價及銷售作品
───直接銷售的折扣 / 別忘了文書工作
個人工作室拜訪
───工作室拜訪的準備事宜 / 接待 / 介紹你的作品 / 並非討論會 / 取用的資料 / 工作室拜訪之後
工作室帶著走
審閱作品集
第六章:持續創作(仰賴資金與物資)
贊助:獎金與駐村
───現金 / 物資
申請贊助之前若干重要的考量
───第一項重要的考量:你本人 / 第二項重要的考量:贊助商
如何申請
───圖表作業
駐村以及獎金申請資料
───意向書(LOI ) / 說明信 / 計畫說明 / 計畫預算 / 計畫支出 / 計畫收益 / 財務資訊 / 費用 / 推薦函
財務保證人
下一步驟
後續
贊助:捐助者與眾籌
以物易物以及實物贊助
賺取的贊助(即收入)
───直接藝術銷售 / 非藝術品的銷售 / 授權 / 兼職
第七章:展示作品
研究
作品登錄以及其他數位收藏
線上畫廊與自製平台
協作結盟以及藝術家自營空間
非營利組織
───學術性非營利組織 / 博物館
藝術博覽會
藝術圈以外的場館:咖啡廳、快閃餐廳、公園等
自費畫廊(藝術家請注意!)
商業畫廊
───與畫廊接洽 / 別心急 / 「一年」法則 / 研究藝術家的簡歷 / 和其他的藝術家聊一聊 / 參加開幕 / 參加藝術博覽會( 如果你願意) / 你是否應該參加? / 下一步是? / 不該犯的錯
第八章:被拒絕(不是你拒絕別人,而是別人拒絕你)
現在「拒絕」並不代表以後都拒絕
每個人都有容身之處
第九章:作品參展
───包裝 / 有框的平面作品 / 無框的平面作品 / 小型乾(已乾)畫作 / 小型濕(未乾)畫作 / 大型畫作 / 立體作品
運送
布置你的展覽
第十章:寄賣
何謂寄售作品
撰寫寄售協議
───寄售說明 / 時間進程 / 佣金 / 折扣 / 付款 / 運送 / 保管與保險
附加事項
───裝設 / 撤除 / 重製 / 修改 / 收藏家資訊 / 額外保障
法律議題
───代理商 / 保證書 / 所有權 / 債權人 / 代管 / 銷售免責聲明 / 自動終止 / 完整協議 / 修訂 / 轉讓 / 可行性 / 放棄 / 詮釋 / 訴訟費用 / 法律選擇
現在,最為重要的部分來了
樣本
第十一章:借件與委託
借件
私人收藏家委託
組織與機構的委託
───創作掌控權 / 所有權 / 著作權 / 時間進程
視覺藝術家權利法案(VARA)
第十二章:尋覓商業畫廊
各取所需:後廳
網上傳情
公開約會:聯展
尋覓多間畫廊
週末踏青:藝術博覽會
更進一步:計畫空間
已訂婚:個展
第十三章:畫廊代理
畫廊對你的期許
你對畫廊的期許
───五五分帳 / 裱框以及製作費用 / 折扣 / 付款 / 個展 / 展出費用 / 開幕與會後派對 / 圖片 / 紀錄 / 藝術博覽會 / 將作品交給其他畫廊寄售 / 線上場館 / 博物館展覽
有些事情不能全部指望畫廊
───優先購買權 / 轉售權利金
天底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第十四章:代理協議
代理協議範本
───獨家授權 / 佣金 / 使用條款、銷售條款以及著作權 / 商業模式
追索權
結語
踏上旅程吧
附錄
致謝
索引
───專有名詞 / 圖表文件範例 / 側欄補充資料
「這本書滿滿的都是每個藝術家必需閱讀的基本建議。」⸺ ArtBistro.com
「這本書真是天賜之物……而且應該在學校的美術課程中就開始讀。」⸺ 聖達菲新墨西哥日報(The Santa Fe New Mexican)
「我敢打賭,這本功能強大的書應該永遠留在適合藝術家閱讀的商業類書單中‧‧‧光是合約、發票問題和庫存表格就值回成本了。」⸺ (美國)藝術家雜誌(The Artist's Magazine)
「本書兩位作者提供了強大的組合,包含關於畫廊完整地系統性知識、藝術相關法律的來龍去脈,並提供如何在藝術界成功,具體且實用的技巧‧‧‧對在創意領域工作的人來說,這是一份絕佳的禮物。」⸺ CoolHunting.com(獨立媒體)
「班達里和梅爾伯都是常春藤名校布朗大學的畢業生,他們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對上百位策展人、經紀人和其他藝術專業人士的訪問,集結成書,對於準備何運送藝術品、種種應對進退的場和,包含面對拒絕的狀況時,本書對各個方面都提供了完整的建議。」⸺ 波士頓環球報
「本書二位作者在藝術家的實用資源很少而且相差甚遠的年代裡,就寫了這本書。如今這本具有開創性意義的著作重新發行,可以幫助藝術家更熟練地駕馭世界上風險最高,卻最少被人了解的職業道路之一。本書內容不是『一刀切』的方法,而是具有開放性、令人耳目一新且合理的答案,回答這個持續出現大哉問:『我如何成為一個藝術家?』」⸺ ARTSY藝術記者阿比蓋爾‧凱恩(Abigail Cain)
「‧‧‧本書不只對藝術圈的讀者有幫助,甚至那些對藝術世界不感興趣的人,也會發現這本書非常有用。例如藝術品的包裝,只有面臨這類嚴峻挑戰的人才會發現這裡面有多困難,但是本書卻鉅細靡遺地提供完整的說明‧‧‧」⸺ L雜誌的派迪‧強森(Paddy Johnson, The L Magazine)
「不論是什麼樣的角色,對於年輕策展人、與藝術家合作的資深策展人,以及非盈利空間或組織中的藝術品經紀人或員工,這都是一本很容易閱讀的書‧‧‧本書還有一項獨特的地方,就是頁面兩側引言,例如:惠特尼博物館(Whitney Museum)與沃克藝術中心(Walker Art Center)的主管或負責人談論了他們如何認識新的藝術家,並且參觀他們的工作室,西雅圖畫廊的畫廊老闆則強調,當他要找尋新作品來展示時,藝術家網站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大學美術協會新聞(College Art Association News)
「即使對於紐約和洛杉磯等主要藝術中心大城市之外的藝術家來說,也非常有幫助,本書不僅說明了畫廊體系,而且考慮了其他謀生手段,包括捐款、藝術家團體以及自行銷售作品。我希望我可以要求每位藝術家在與我聯繫之前,不論是申請駐村,或參加藝術展覽的評選,都要先閱讀一下這本書。」⸺ 奧克拉荷馬州當代藝術博物館策展部主任珍妮佛‧斯坎蘭(Jennifer Scanlan)
「這本書充滿了魅力、個性化與實務──最重要的,還充滿了真實的聲音,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這個美好職業的複雜性。如果您是一個剛起步的年輕藝術家,將會受益良多。而且,即使是有資歷的藝術家來閱讀也會從中學到許多。」⸺ 紐約大學加勒廷個性化研究學院的藝術家兼副教授妮娜‧卡洽多利安(Nina Katchadourian, NYU Gallatin School of Individualized Study)
中文主書名:展覽電影
英文主書名:Cinema of Exhibition
中文副書名:中國當代藝術中的電影
英文副書名:Film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作者:董冰峰
出版日期:2018年12月05日(台北)。
定價:400元 新台幣
ISBN:978-986-97113-0-2
尺寸:長19公分、寬13公分、厚2.3公分
規格:380公克、350頁
印刷:黑白印刷、裸背線裝、書衣
本書主要探討中國當代藝術中以藝術展覽為表現型態的電影、錄像作品,從定義開始,討論錄像做為藝術品,對於電影產業本身的意義轉變,以及透過錄像藝術來展現當代藝術如何對於當今社會提出種種問題。
序 / 導讀 (節錄)
移動影像的發展是中國當代藝術的中心議題之一。
本書將回溯其歷程:從1980年代圍繞「錄影藝術」與「獨立電影」等術語的討論開場,到1990年代發展起來的裝置手段及由之而來跨學科的影像生產,到2000年中國當代藝術合法化之後,影像作品在雙年展和公眾話語中的盛行。通過探詢諸如馮夢波、楊福東等藝術家作品和賈樟柯、王小帥等電影人的創作,作者展示了一度各自為營的生產與呈現系統之間日益交融的關係,而相似的情形也同時在西方發生。
評委會肯定董冰峰的提案,它討論的媒介再現了21世紀中國生活之種種政治現實,在忽視時間性藝術的中國市場語境中,逆流而上,這一關注及時有效,將同時吸引中外讀者。…(本文節錄自本書第346頁﹝2013CCAA中國當代藝術獎評論獎評委陳述﹞
作者
董冰峰,一位居住在北京的策展人、製作人,現為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研究員。 從2005 年至今,先後為廣東美術館和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策展人,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副館長、栗憲庭電影基金藝術總監 和OCAT研究中心(OCAT Institute)學術總監兼研究出版部主任。2008 年至2012 年,他還是《藝術與投資》&《當代藝術與投資》、《ART IN CHINA》、《獨立評論》四本刊物的主編。
出品人:CCAA中國當代藝術獎。
CCAA中國當代藝術獎由烏利‧希克先生于1997年創辦,在中國北京和瑞士琉森常設辦公機構及文獻庫,主席為劉栗溧女士。作為中國歷史最久的重要當代藝術學術獎項,CCAA一直努力保持「公平、獨立、學術」的評選原則,鼓勵在藝術創作中表現優異的中國藝術家及藝術評論人。
致謝……006
PART 1
第一章:導論
一、問題與歷史……017
二、材料與實踐……036
三、定義/邊界……054
四、結構與方法……067
PART 2
第二章:敘事:「真實」與美學
一、「真實」:決定的瞬間……076
二、賈樟柯的《公共場所》……090
三、「杭州影像運動」……100
四、《陌生天堂》與《竹林七賢》……114
第三章:「裝置」的誕生
一、錄影裝置的誕生……134
二、馮夢波的《私人照相簿》與其他電影……148
三、裝置與「共同體」……160
四、排演:時間的政治……175
第四章:回到「現場」
一、吳文光與「民間記憶計畫」……198
二、「現場」……211
三、《電影作者》:作品與觀點……223
四、「公民影像」與行動主義的未來……234
PART 3 附錄
一、附錄一_關於稻電影農場的對話……258
二、附錄二_王兵《原油》特別放映&對談……290
三、參考文獻……328
四、參考作品……344
五、2013CCAA中國當代藝術獎評論獎評委陳述……346
六、作者簡歷……347
顧名思義,「展覽電影」(Cinema of Exhibition)指的是美術館中的電影。展覽電影既可以泛指一種區別於傳統電影工業之外的影像藝術形態,同時也可以指關於美術館中影像藝術展覽問題的範疇。前者指出展覽電影是關於影像藝術的藝術語言及其表現;後者則說明展覽電影也是包括一種關乎制度運作的、美術館策展的知識生產方式。
需要解釋的是,中文概念的影像藝術(Moving Image)1,通常是指包括電影(Film)、「實驗電影」(Experimental Film)、錄像藝術(Video Art)、「新媒體藝術」(New MediaArt)和「網路藝術」(Net Art)等等活動影像(Moving Image)及其表現概念的一個總稱,具有相當的包容性和寬泛性。所以,展覽電影與影像藝術相比,可以視為是後者發展過程的一種當下問題面向。影像藝術側重的是當代藝術,而展覽電影的重點則是電影與當代藝術的關係以及問題意識。與影像藝術相比,展覽電影更為側重討論影像藝術中關於「電影性」的問題;在另一方面,是對影像藝術包含整體的展示制度以及所包含相關文化議題的一種必要延展。展覽電影概念中的「電影」一詞,也可以指向一種「延展電影」(ExpandedCinema)式的藝術形態,不僅是關於時間性、而且也是空間性的藝術,進而可以深化影像藝術在美術館空間的視覺可能以及意識感知的豐富層次。
如果就展覽電影和影像藝術的異同在中文語境裡來作進一步探討的話:如一方面,展覽電影是試圖深入討論影像藝術在今天藝術研究中的概念局限和矛盾所在,究其包含的各個既相容又互為衝突的影像形態而言;以電影為題,可以更好的理解今天中文語境中的影像藝術受到電影歷史(尤其是中國電影史)及其美學重要影響的問題。另一方面,展覽電影較之今天藝術現場中已相當普遍的影像藝術,又有其更為明確與具體的關於社會議題和文化運作(以本書中第三章「裝置」為例討論)的針對性。另外尤其突出的現狀即是工業標準的「藝術家電影」(Artist Film),正逐漸取代1990 年代以來在中國普遍被認知的錄像藝術,這個取代也包括在一整套的展示結構、傳播交流方式,文化和美學議題都在發生著根本性的轉變。
…中略…
本書以「中國當代藝術」為研究背景,是計畫將展覽電影的主題討論,放入到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進程,及其關於影像藝術的整體發展來作一種動態的比較與整合。如電影之於影像藝術,展覽電影之於中國當代藝術等概念和範疇,都是一種不斷運動中的、互為表裡和研究視角的表述方式。本書的研究主題展覽電影,不僅只單純討論影像藝術的發展及當下的演變,而且也期待在不斷制度固化的中國藝術現場中,拓展出一種可以超越的、關於影像藝術的全球性比較視野及批判思考的可能。
…中略…
本書提出的主題「展覽電影」,毫無疑問是一個正在發展中的概念,以及影像藝術的某一種美學形態和實踐中展開的命題。並不存在以一個概念取代另外一個概念之說。展覽電影是意味著一種表現當下日益混雜和不斷變化中的影像藝術實踐的豐富維度。本書不以線性時間作為寫作的序列,而像一本策展報告的專書。本書的主要章節也包含了過去十多年中我以影像藝術為主題的策展工作和一些觀點。本書試圖以「動」制「靜」,以不同、但互為關聯的系列主題的研究架構為主要的思路,以期產生碰撞和對於中國當代藝術進行更有當下性的闡發和新的探討。正如中國藝術的「現代化」才剛剛上路,一方面要去逐漸適應所面臨複雜的社會政治狀況與藝術文化的問題,另一方面對於日益快速轉化中的國際交流與互動而言,展覽電影概念的提出和討論,也正基於上述的背景和動因。
座談會標題:走進美術館,也走出了社會的邊緣!
日期時間:2019年4月19日(週五)7:30~9:00 PM
主講者:董冰峰 (展覽電影 一書作者)
與談貴賓:獨立策展人鄭慧華、南藝大教授孫松榮
以下為當日活動分享內容的節錄與摘要,全文約近六千字,未免文章閱讀長度過長,分四篇,提供讀者參考。
主講者(董冰峰)分享
第一個部分:獨立電影與當代藝術
1990年代初期以來的獨立電影的發展,到了快千禧年的時候,就越來越有一個傾向,要和當代藝術的場域發生緊密的關係。在我們一般熟悉當代藝術的美術館,比如錄像藝術就可以在美術館裡有自己研究的空間,這讓錄像藝術就沒有必要在獨立電影節Independent Film Festival的裡面出現。所以2001年北京的首屆獨立映射節就是這樣一個結合了獨立電影和錄像藝術的綜合型影像藝術活動。
等到2010年我擔任南京的中國獨立電影年度展策劃人的時候,我和組委會提議,在一個獨立電影節裡非常有必要去討論當代的實驗性影像藝術創作。所以這是第一次把當代的影像藝術放到獨立電影節裡,參展作品包括曹斐、高世強、汪建偉、周嘯虎、孫遜等這樣一批活躍的影像藝術家。
也是從2010年開始,中國的北京和深圳就先後出現兩個大型的獨立動畫論壇和雙年展的項目。這兩個項目到今天還在舉辦,規模相對也比較大。前一個「中國獨立動畫論壇」現在逐漸偏向於產業部分的探討。而「深圳獨立動畫雙年展」相對北京的活動,是比較傾向當代藝術的。我在參與第二屆策展的時候,也邀請了鄭慧華老師一起,現在已經舉辦了四屆,看起來也越來越當代藝術化。
到了2010年以後,包括最近幾年裡,其實在兩岸三地之間和整個亞洲中、日、韓和東南亞的交流就開始非常多,不光是在當代藝術的領域,一些跨領域的獨立電影和影像藝術活動和綜合討論也非常多,所以我們就有更多的條件和很多同行進來一起交流和討論。
照片上是2017年在中國北京的歌德學院舉辦的關於「行動的攝影機:亞洲影像藝術論壇」,主題是Moving Image的論壇,包括了中日韓,台灣、香港以及東南亞有很多學者和藝術機構的代表參與發言,孫松榮老師也在會場做了報告。
前面說明的是一個簡單的關於獨立電影與當代藝術歷史的發展背景,也就是說我們發起討論一個概念,一種研究主題的時候,作為對中國的背景的瞭解,必須要包括美術館的建制,包含民間的各種替代型的藝文活動,也就是民間組織的獨立電影節等等,如果沒有這些背景和動態的關係在裡面,我們也做不到對於獨立電影和當代藝術的這樣一種交叉、比較的討論。
第二個部分:美術館和電影的問題
這個題目也是孫老師非常熟悉的,比如說2000年初期中國的當代美術館慢慢開始出現和發展起來的時候,並沒有太多的藝術機構對獨立電影或影像藝術感興趣,因為主要都還是比較關注較為傳統意義的當代藝術的媒介作品。
但是在那個時間段,中國有這麼多的新機構、新美術館的時候,同時期的中國當代藝術也是在一個歷史非常短暫、正在發生許多現象的時候,中國的藝術機構應該把注意力放到什麼地方?
所以它必須要去參照,或者模仿西方的這些大型藝術機構,像紐約的MOMA、巴黎的龐畢度、倫敦的泰特等等,參考這些機構的部分設置、工作架構以及對於當代藝術的收藏、研究和展覽的策劃組織。
在這個背景下,比如798藝術區的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這個機構在2007年成立的時候,就設置了一個獨立的影像檔案館,專門保存影像藝術,並且舉辦放映、出版和展覽活動。
到2012年這個中心關閉以後,一直到現在,中國境內的美術館也都沒有獨立的影像藝術的部門,連一般意義的收藏都有限。我也知道香港M+博物館成立以後,他們非常重視影像藝術,所以也有專門的Moving Image的工作部門和收藏。
另外,我們大概在五年的時間內,從2007年到2012年的時間裡做了這樣的一個刊物。刊物名字很奇怪,叫做《藝術與投資》,這是關於市場的一本刊物。但是我們後來成立一個《當代》別冊,雖然是所謂的「別冊」,但和主要刊物《藝術與投資》是一樣的厚度。這一本《當代》的別冊重視評論和研究,而前面提到的前一本《藝術與投資》就完全集中在藝術市場。五年的時間內,一年12本的《當代》刊有1/3的內容是介紹中國的獨立電影和影像藝術的。所以可以說我們完全是把影像藝術當做當代藝術一個非常重要的現象和研究來對待的。
座談會標題:走進美術館,也走出了社會的邊緣!
日期時間:2019年4月19日(週五)7:30~9:00 PM
主講者:董冰峰 (展覽電影 一書作者)
與談貴賓:獨立策展人鄭慧華、南藝大教授孫松榮
以下為當日活動分享內容的節錄與摘要,全文約近六千字,未免文章閱讀長度過長,分四篇,提供讀者參考。
主講者(董冰峰)分享
當時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影像檔案館還出版了一個系列的檔案館「館刊」,叫做《中國獨立影像》,撰稿人都是專門邀請的國內外學者。在2009年,也就是檔案館成立的第二年,我們做了一個文獻展「這裡發生了什麼?」,介紹了中國有代表性的一些民間影像藝術機構、影像檔案庫和獨立電影節,把大家的工作放在一起,進行了一個較有規模的文獻展示。包括:吳文光的草場地工作站、雲之南紀錄片電影節、宋莊的栗憲庭電影基金等。
圖片上看到的這些就是這本雜誌《藝術與投資》的《當代》刊,現在已經停刊了。這本雜誌停刊以後,它的一些電子化的文章能在網路上查詢到,但是大部分的資料都沒法兒看到,這是很遺憾的。
我隨便挑了三期,讓大家看看我們一個工作的比例,所以對於影像藝術介紹是非常多。比如這一本〈楊福東專題〉是2007年,而且我在擔任主編的時候,稍微側重了兩岸三地的這樣內容互動。比如另一期應該是中國國內第一次比較完整的介紹高重黎老師的創作。
然後還有一個封面是導演〈趙亮專題〉,因為趙亮當時他拍了一部紀錄片叫《上訪》,當時在中國境內影響非常大,但是沒有辦法公開的放映。所以我們圍繞這個《上訪》紀錄片做了這樣的導演專題。也就是嘗試在中國的現實制度下,一個藝術家如何穿插在獨立電影和當代藝術的這樣一個多形態的創作方式中。
同這個時期,很多的替代型機構和民間組織起的作用也非常大。比如藝術評論家栗憲庭於2006之後發起的「栗憲庭電影基金」。從2006年開始一直到前些年,一直持續舉辦了十幾年的「北京獨立影展」,2013年出現了審查問題以後,現在主要的影展活動就消失了,但是一些教育活動和出版活動還是繼續。包括從2012年起出版一系列的書:《蔡明亮:從電影到當代/藝術》、《raqs媒體小組》、《楊福東》等,包括後來《中國獨立影像》的刊物也是拿到這個機構裡繼續出版的。
2010年我們在深圳OCT當代藝術中心策劃的「從電影看:當代藝術的電影痕跡與自我建構」的展覽,也是嘗試探討電影與當代藝術的發展、概念以及實踐的問題。四個策劃人裡有台灣的黃建宏老師,他來做關於台灣1980年代以來的錄像藝術歷史的研究。這個展覽當時在中國來說反響比較大,照片上是展覽開幕後在北京大學開的一個學術研討會,邀請了不同的背景和學科的嘉賓,和北京大學視覺與圖像研究中心聯合舉辦。
等到2016年的時候,中央美院美術館接到一個國際展覽的申請,美國布羅德大學美術館舉辦的一個「國際錄像藝術50年,從1965到2015」的展覽,這個展覽準備在北京舉辦。當時的館長王璜生認為既然一個大規模國際錄像藝術來到中國,應該趁這個機會,把自己本地的錄像藝術史也做一個完整的梳理。所以「螢幕測試:1980年代以來的華人錄影藝術」就是這個呼應的部分,包括了和錄影太奇合作的「香港錄像藝術專題」,也邀請了孫松榮老師做了關於台灣影像藝術的演講介紹。
小結語
前面的兩個部分都是一部分材料和歷史的鋪墊。對於我來說,對於這本書《展覽電影》,無論是如何探討影像藝術,重中之重就是必須要把這種藝術實踐的動力放在中國的社會現實當中。所以這本書的最後一章,比較多的是討論了藝術家的「行動主義」的影像實踐。
艾未未從2008年開始工作室模式的紀錄片製作、吳文光老師發起的草場地工作站,這個部分臺灣的觀眾應該也很熟悉。另外的例子就是《電影作者》群體,《電影作者》群體的刊物到現在大概出版了17本,第17期就是吳文光主編的《村民影像計畫特輯》。《電影作者》群體裡面一個比較突出的作者叫毛晨雨,我個人的研究比較多。他一直在做一個叫「稻電影」的長期計畫,從2003年到現在,一邊做農村問題的調研,一邊拍攝紀錄片和寫作。
毛晨雨的實踐也能反映我談到的,今天的影像藝術如何回應社會現實並且不斷拓展這些藝術實踐,及其背後的社會理念在廣泛的社會公共群體之間的討論?所以我想這本書最後一章《現場》指的就是,我們今天創作和接受影像藝術的這個過程當中,藝術家應該反思的一種社會實踐或者藝術展覽的模式到底是什麼?把這個問題也交給讀者。
座談會標題:走進美術館,也走出了社會的邊緣!
日期時間:2019年4月19日(週五)7:30~9:00 PM
主講者:董冰峰 (展覽電影 一書作者)
與談貴賓:獨立策展人鄭慧華、南藝大教授孫松榮
與談貴賓(孫松榮教授)分享
第一部分
什麼是影像藝術(moving image arts)?我們一般在做影像研究時,劇情片就是劇情片、錄像藝術就是錄像藝術、紀錄片就是紀錄片、動畫是動畫,彼此壁壘分明。
1990年代中期之後,數位化科技讓影像之間的分界慢慢消失。今天,不管是拍紀錄片,做當代藝術或是拍電影,技術都建立在數位化的規格上。在這個前提下,影像藝術這個概念可以讓這些不同的影像範式在數位化格式下,且在同一種科技脈絡下展開各式問題。
此外值得注意的,影像藝術還有一個很關鍵的論題,就是它把所有關於劇情片、紀錄片、動畫等影像的界線給打破。當我們去討論這些作品時,能夠產生跨域的潛力。譬如說,1970年代張照堂的動態影像在紀錄片史上是很難被定義的,所以他的作品很長一段時間被放在台灣主流紀錄片史之外。對我來說,張照堂是台灣影像藝術的先驅者之一。
當前,蔡明亮在美術館的作品也是一個體現影像藝術的重要例子。還有,高重黎把顯得陳舊過時的影像機器,帶到美術館或是替代空間中,凸顯動態影像或動畫之間的關係,並展現結合日常與歷史感的影像質地。陳界仁在樂生療養院靈骨塔旁投映四頻道作品《殘響世界》,也是值得一提的作品。
再者,影像藝術啟發了我策展的方法:影像藝術有一種能夠跨越限制的力量,讓我得以尋找一種歷史重構的機會。在研究台灣錄像藝術史的過程中,我一直很納悶,為何不同世代的藝術家對於台灣錄像歷史系譜有著完全不同的理解方式。這對我們做電影研究的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的。
所以,2014到2015年我跟王柏偉才會去進行1980-90年代台灣錄像史的基礎考察「啟視錄:台灣錄像藝術創世紀」。奠基在此脈絡上,我和林木材在2018年合作策劃「不只是歷史文件:港台錄像對話1980-90s」,進一步思考華人錄像藝術史的論題。
對我來講,政治議題是很關鍵的;我們嘗試透過84年中英聯合聲明,87年解嚴,然後89年天安門事件,或97年香港回歸的框架,去檢視港台錄像藝術回應政治的作法,當然,這個問題還可以和電影、紀錄片放在一起做整體的思考。
第二部分
接著,我想要回應董老師這本書在台灣出版的意義。基本上,所謂的「展覽電影」簡單來說,就是影像藝術進入到美術館展映的意思。這從60年代的西方世界就發生了,一直持續到今天。在台灣,這現象確實是興起得較晚的,大約在2000年前後才開始蔚為風潮。
關於「展覽電影」,這個詞實際上最早被法國藝評家Jean-Christophe Royoux使用。如果放在法文的脈絡中,「展覽電影」叫做“Cinema d’exposition”,其中,exposition在法文當動詞或反身動詞是exposer或s’exposer,意思就是一個人暴露在某種危險之中。
換句話說「展覽電影」在董老師著作的涵義,對我來說不只涉及美術館中的電影,而是當王兵和趙亮等創作者具有政治思辯的作品在美術館投映時,影像藝術在向當權者展現其批判之際,其實暴露了被當權者發現的危險。然而,值得玩味的地方是,影像藝術這種不完全屬於電影,也不完全算是美術的東西,由於審查機制變的相對模糊,讓它得以被偷渡並在美術館中被展映。
董老師書裡的「展覽電影」,它的啟發性不只指向西方的相關概念,而是它具有體現政治思辯的模糊空間或偷渡空間,讓這些看起來在影展和影院上映會被禁播的作品,卻能夠在美術館中找到棲身之所。因此,「展覽電影」就是在一個冒著生命危險,冒著可能曝露於被政治打壓與封鎖的狀態下,勇於展現某種政治張力與抗爭的當代影像藝術。
座談會標題:走進美術館,也走出了社會的邊緣!
日期時間:2019年4月19日(週五)7:30~9:00 PM
主講者:董冰峰 (展覽電影 一書作者)
與談貴賓:獨立策展人鄭慧華、南藝大教授孫松榮
與談貴賓(鄭慧華策展人)分享
為什麼「談影像」在這十幾二十年裡面變得異常的重要,或是為什麼大家重新在展覽中去尋找影像的意義、重新思考影像,我覺得很重要的原因,正如同董老師的書裡所書寫的,他其實著重在一個特殊的面向:他不是從傳統電影層面,或過往實驗電影的方向去談,那些是從電影發明以來已經一直在談的方法。而是到了當代藝術的領域裡,重新再談這件事情,是因為一個重要的關鍵:這些影像藝術裡面,包含了幾個特質:一是帶它所具有的「民主性」,其次是它代表了一種基進性,然後第三個是關於文化主體性的產生。
這幾個面向,舉例來說,比如我覺得跟2002年由奈吉利亞裔策展人奧克維‧恩威佐(Okwui Enwezor)策劃了文件展有緊密的關係。我們可以從恩威佐策劃文件展的時候,他本身以一個非白人的姿態,跨度到西方主流的影像語境裡去策劃,所產生的影像反抗意義。當然他高度意識到這樣的非西方的語境,能夠在這樣子的一個場域裡面如何成立。我想談的是從這種地域性、非主流的角度重新看影像的民主性、基進性和文化主體性的生產。
做為一個展覽的策劃者,那時候他運用了大量的紀錄片,跟大量的影像資料,這些東西可視為一種原生的,有地域性的,並從在地創作者運用自身的發展技術去生產出來。所以那時候這種地域的、非主流的影像在2002年的DOCUMENTA創造了新的文化語境並揭示了其他文化主體、另一種說話方式。之後,這種紀錄性的影像,或者是實驗性的影像,大量進入到了當代影像藝術/動態影像的話語裡被討論,與後來一波的影像運動其實是有關係的。
董老師的書裡面有一個重點,他其實是側重在影像的政治性,包含前面講的民主性與基進性。書中,他最後歸結出來談行動主義與電影。電影作為行動究竟意謂著什麼? 比如說他談到2004年廣州三年展其實已經在注意這個影像的問題,那時候我參與2004台北雙年展的時候,其實是高度的介入這個問題。只是2004年的那個時候我覺得台灣整體上也才剛剛開始意識到,當代影像、紀錄影片跟電影之間的關連。
當時2004年台北雙年展的開場大廳,其實就是紀錄片單元,當時是邀請陳界仁策劃。或許大家已不記得,2004年台北雙年展開場看到的,其實是侯孝賢《風櫃來的人》其中幾十秒的片斷。我參與策劃的時候,陳界仁提出這個提案,談到紀實影像的意義,他當時希望就用侯孝賢的電影,為這個紀錄片單元開場。
從製作展覽的歷史來說,我們感覺好像台灣一直到2000年初之後才開始談影像跟當代藝術之間的關係。但是台灣的影像創作,剛剛孫老師、董老師都有講,影像創作遠早於這個年代。今天高重黎老師也在場可以確認或指正,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時候,其實就跟汪建偉他們那一代差不多,他們其實已經在做我們現在聲稱為「跨領域」的事,也許那時候沒有那個名詞,可是當時的藝術創作者中,各個領域都是在一起的。
2004台北雙年展對我個人來說,也是一個很關鍵的一年。那一年的紀錄片影展是由策展人王派彰策劃,然後同年台北雙年展也邀請了安尼絲‧娃達(Agnes Varda) ,但我印象中她本人是因為紀錄片雙年展邀請來台的,在那個差不多同一個時刻裡,對我來說是一個很震撼的事情,也就是紀錄片影展與藝術展演同時邀請了一位重量級的紀錄影像藝術家,這對於影像敘事、思考影像的方法,意味了什麼?
我最後要引一下薩拉‧馬哈拉吉(Sarah Maharaj)的想法,他是策劃2008廣州三年展的策展人之一。他曾談過一個非常好的概念──他認為以前我們多半著重在所謂的「視覺文化」,也就是從一個視覺去解析文化,比如說研究什麼是hip-pop?解析什麼是澀谷系或是新浪潮?可是他認為影像藝術的革命在於某一種轉向,我們開始知道如何「通過視覺去思考」,這個跟分析視覺影像有很截然不同的意義。而「通過視覺去思考」這一件事情是極度政治的。我覺得它開啟了剛才董老師講的,從88年黃山會議錄影藝術的開始,一直到現在,然後台灣從1983年到現在展覽中的影像創作歷史及其政治性。
中文主書名:原創的真相
原文主書名:Beg, Steal and Borrow
中文副書名:藝術裡的剽竊、抄襲與挪用
原文副書名:Artists against Originality
作者:勞柏‧蕭爾(Robert Shore)
譯者:劉泗翰
出版日期:2019年10月30日(台北)。
定價:440元 新台幣
ISBN:978-986-97113-2-6
尺寸:長19公分、寬13公分、厚1.8公分
規格:313公克、278頁
印刷:彩色印刷、平裝
作者
勞勃‧ 蕭爾,著有《廣告的十大原則》(10 Principles of Advertising)、《後攝影》(Post-Photography)以及研究英格蘭中部米德蘭地區歷史、儀式與民俗的《中部大震撼》(Bang in the Middle)等書。他的博士論文主題是沒有鼻子的偉大桂冠詩人威廉‧達文南特爵士(Sir William Davenant)和英國歌劇的起源。他目前是現代藝術與視覺文化雜誌《大象》(Elephant)的編輯。
譯者
劉泗翰,資深翻譯,悠遊於兩種文字與文化之間,賣譯為生逾二十年,譯作有《非虛構寫作指南》、《這不是英語》、《陌生人的孩子》、《愛的哲學課》、《沒有我們的世界》、《四的法則》、《卡瓦利與克雷的神奇冒險》、《喂,有人在嗎?》等四十餘本。
第一章 你有多麼原創? How Original Are You?
第二章 汝不可竊盜 Thou Shalt Not Steal
第三章 ……但是有人會教你如何抄襲 …But You Will Be Taught to Copy
第四章 多重作者的美麗新世界 A Brave New Multiauthored World
第五章 基因,藝術精靈 Gene the Are Genie
第六章 重新製作、重新使用、重新組合、重新聯結——這才是正途 Remake Reuse Reassemble Recombine_That's the way to go
謝辭
索引
關於本書
★首度公開 —— 藝術界百年來相互抄襲,卻又不明說的詭譎傳統
★一語道破 —— 創作沒有100%原創,複製重組才是硬道理的真相
「藝術就是賊!」畢卡索曾經如此公開聲明,而大部份原創的新藝術品,大多也是如此:一個〈或兩個〉明確、公然的竊盜行為。然而,儘管從來沒有任何一個時代比我們現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還要更容易取得並複製圖像,但是與藝術借用相關的法律卻是限制愈來愈多,也引起愈來愈多的爭議。
勞勃‧蕭爾從各個不同的角度來觀察藝術借用行為,追溯從米開朗基羅一路傳承到傑夫‧孔斯的藝術世系,更別說還有法律爭議史上的例證:從十六世紀阿爾布雷希特‧杜勒控告盜版畫家,到近代理查‧普林斯和米老鼠經歷的艱辛。
《原創的真相》一書是一份會挑起爭議的調查,探索一個關聯性勢必愈來愈廣泛,也勢必愈來愈重要的複雜主題。
超暗黑史實大公開,原創迷思鐵粉誤用
+ 文學史上最有原創性的作家:沙士比亞?是嗎??他故事中的情節有很多都竊取自於已經出版的來源,這是眾所皆知之事。「借用」就是莎翁創作過程的核心部份。
+ 最知名藝術品〈蒙娜麗莎〉的盛名如何開始傳播?起因於畫作被偷,媒體新聞報導而大量地在各種媒介上複製了這個圖像,無遠弗屆的傳播了〈蒙娜麗莎〉。進而,跑來看那片畫被偷走的空白牆面的人,比原本掛在這個地方時看的人還要多。
+ 今日著作權的立法該要感謝誰?就是那個極度自戀,又怕作品(版畫)被到處複製盜用的藝術家,杜勒。一五○六年,人類史上第一宗著作權侵權官司,被告是一個版畫家雷夢迪。但是沒有這個複製他人版畫原作的雷夢迪,令人熟知而影響廣泛的文藝復興的規模可能會大幅縮小。
+ 獨特性——不論在藝術或人類演化中——都沒有什麼生存價值。任何作品太過仰賴無法模仿的特質,太受到著作權保權,都注定會滅絕;這些就跟基因一樣,繁殖力遠比長壽更為重要。
+ 對於原創,我們總是有揮之不去的迷思,但是聖經《傳道書》(Ecclesiastes)裡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只是有時候我們就是喜歡說有。
創作沒有靈感了嗎?換個角度,海闊天空
+ 請正面看待那些被認為不可取的創作手段,用新的態度來思考:藝術上的借用只是為了收養這些不具名而淪為孤兒的材料,以其原來的本質,透過溫柔的收養,賦予他們新的生命。
+ 馬塞爾•杜尚(Marcel Duchamp)開風氣之先,將「選擇」視為一種主要的藝術創作手法。藝術家所做的作品,表現的是他們選擇的能力,而不是身體力行的勤奮或技藝。
+ 崇拜原創的藝術家,請遠離這本書,因為這是一本把著作權中所保護的原創性,從神壇拉下來的書。鼓勵大家努力的「剪貼」,因為「文化」就是這樣生成的!
+ 藝術愛好者面對現實吧!在這電腦科技發達又普及的時代:找到現成的東西拼湊在一起,這樣的作品跟花了十年的時間創作出來的作品,藝術價值可能不相上下!
談及原創與抄襲,他們這麼說:
「二十一世紀的剽竊與著作權官司,與二十世紀的猥褻官司如出一轍。這真的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問題。」——肯尼斯‧ 哥德斯密
「給我站住!你們這些狡詐之徒,又不是作品的主人,卻竊取別人的大腦!不要再痴心妄想把你們的髒手偷偷摸摸地放到我的作品上!」——阿爾布雷希特‧ 杜勒
「原創無非只是審慎的模仿罷了。」——伏爾泰
創意大師在光環底下的真心話
+ 「地下絲絨」團長盧•里德在談到他的個性時說:「我沒有自己的個性,我就是把其他人的個性撿來用而已‧‧‧」
+ 安迪‧沃荷在某次電視訪問時說「我今天好空,我感冒了,我不能思考任何事情。不如你跟我說個句子,我重覆一遍,那就再好不過了。」
創作者鼓吹抄襲的原創語錄
+ 詩人劇作家艾略特說:「不成熟的詩人模仿,成熟的詩人偷竊。」
+ 指揮家及作曲家伊格爾‧史特拉汶斯基說:「好的作曲家絕不模仿,他們直接偷竊。」
+ 用抄的,好的藝術家用偷的。」
數位時代的此時此刻,創作者請熱情地擁抱這個大量複製的新世界,一起重製、重組、重複使用、重新聯結吧!
創作的舊思維
於是,我攤開手腳,躺在倫敦南區公寓的客廳地板上,開心地在iPad上翻閱報紙(我就是這麼老派)。一年一度的泰納藝術獎剛剛宣佈入圍名單,各大報刊的藝評家對這份入圍名單似乎比以往更百思不解。
從《衛報》(The Guardian)的反應看來,連超級冷靜的亞德良•席爾(Adrian Searle)都說自己看傻了眼,顯然,評審委員做了什麼不尋常的事──即使對這個曾經讓崔西•艾敏(Tracey Emin)的「床」(Bed)一躍成為八卦小報熱門話題的獎項來說,都是不尋常的事。席爾先提了一遍入圍名單;鄧肯•坎貝爾(Duncan Campbell)、詹姆斯•李察茲(James Richards)、崔斯•渥納-米歇爾(Tris Vonna-Michell)、西雅拉•菲莉普絲(Ciara Phillips),然後說:「看起來全都有點陰沉,不過我想這應該是刻意的。今年的評審似乎有意讓這次的展覽不只是徹底的改頭換面──四位入圍的藝術家都不是廣為觀眾熟悉的名字──還要讓我們跟這些藝術家一樣,苦苦思索箇中意義何在……這會是一椿苦差事。」
唉喲,是個苦差事啊。
如果連左派的開明份子都沒有喜不自勝地期待著頒獎典禮上的得獎名單揭曉,那麼右派的傳統守護者又會做何感想呢?我翻到傳統派的大報《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的網頁,看看他們怎麼說。「如果泰納獎入圍名單中最傳統的一位藝術家,都是根據其他藝術家、設計師和社會大眾成員現有作品為藍本創作的裝置藝術家,」這篇藝評開門見山地說:「你就知道當代藝術,或者說,無疑是這個曾經爭議不斷的獎項所代表的那種藝術,已經遠遠地拋棄了傳統媒介。姑且不論沒有繪畫或雕塑,光是瞄一眼入圍的藝術家,你若是認為今年的展覽真的沒有什麼寶貴的東西可看,也是情有可原。」
創作的舊思維
《每日電訊報》的這位作者接著開始抱怨今年的入圍名單缺乏古典元素,例如常見的民眾票選式的提名人——也就是漫畫家大衛•薛格雷(David Shrigley)在二○一三年扮演的角色;還有「很可能會讓一般社會大眾特別厭惡」的那種挑戰傳統極限的代罪羔羊——原來在受洗時的名字是艾拉莉亞(Alalia),但是在二○一二年獲得泰納獎提名之後不久,又改名為馬文•蓋耶(Marvin Gaye)的裝置藝術家斯巴達克斯•契特溫德(Spartacus Chetwynd),就將這個角色扮演得淋漓盡致。「話雖如此,」他停頓了一下又接著說,「對那些認定當代藝術很惹人厭的人來說,今年入圍的四位藝術家很可能會不分軒輊,讓人同樣的厭惡。」
我覺得這些觀點都言之成理,但是真正引起我注意的,卻是接下來的那一段話。「四件入圍作品中有三件是所謂的『動態影像藝術』(多可怕的字眼呀),但是相似之處還不僅止於此,」《每日電訊報》的這位作者說。的確不只如此,真正讓他感到驚駭的,倒不是他們的作品會動,而是他們的作品中有絕大部份都是以「早已存在或是現成的素材」創作而成的。比方說,詹姆斯•李察茲的〈玫瑰蓓蕾〉(Rosebud)就融入了從日本某間圖書館找到的一本藝術書籍裡的色情圖片,在這些圖片中,人體的生殖器部位都以砂紙磨掉,以符合該國的出版審查法。「看著他們的作品,你會有一種感覺:從無中生有,創作出以前不曾存在的作品,已經成了一種舊思維,也差不多遭到揚棄了。」
哇噢!
這樣的聲明讓我大吃一驚,連網路連線都差點中斷(我的iPad跟我有一種共生關係:當我在暈頭轉向時,她就開始悶悶不樂地緩衝處理)。這是真的嗎?在我情緒穩定下來之後,不由得開始納悶。「從無中生有,創作出以前不曾存在的作品」真的「已經成了一種舊思維」,而且「也差不多遭到揚棄了」嗎?
我突然凱莉•布萊德蕭(Carrie Bradshaw)上身,進入她那種「我剛剛領悟到一件真的再明白不過的事情」的模式,開始打出以下這段文字:
[請用莎拉•潔西卡•派克(Sarah Jessica Parker)的聲音大聲朗讀出來] :
我們對於原創性的概念真的改變了這麼多嗎?我們的原創性真的不如前人?真的無法從無中生有──就像以前那些「真正的藝術家」一樣──創作出藝術作品嗎?
我認為,這個想法值得仔細探索、分析一下。
中文主書名:當代藝術大白話
原文主書名:Playing to the Gallery
中文副書名:獻給你我的藝術指南
原文副書名:Helping contemporary art in its struggle to be understood
作者:
譯者:金振寧
出版日期:2020年8月30日(台北)。
定價:380元 新台幣
ISBN:
尺寸:長19公分、寬13公分
規格:內容224頁
印刷:全彩印刷、平裝
作者
格里森·佩里(Grayson Perry,生於1960年)英國當代藝術家、作家和廣播節目主持人,他的藝術創作以彩繪瓷瓶、刺繡等等形式為主,其創作所關注的,包含對當代藝術圈的觀察、社會中的偏見與弱勢議題等。作為一個英國極具知名度的藝術家,佩里在歐美有極豐富的展覽經歷,並在2003年獲得透納獎。2013年他在BBC的芮斯講座(Reith Lectures)的演講,是該節目自成立以來最受歡迎的系列。2020年他更成為歐洲文化領域最重要的獎項之一,伊拉斯謨獎(Erasmus Prize)的年度得獎者,藉以表彰其對英國社會與文化的影響和貢獻。
譯者
金振寧, 美國華盛頓大學動植物學學士,台灣輔仁大學翻譯學、英國倫敦大學學院電影理論碩士。二〇〇七年進入台灣誠品畫廊工作,從此愛上藝術的世界。一晃眼十年過去,現為陪伴孩子成長以筆代劍延續所愛。曾為《一個人的收藏》撰寫影片腳本,譯有《如何書寫當代藝術》、《創造展覽》等書,同時在Medium上展開「人間味」寫作計畫。
各界好評
「拍案叫絕‧‧‧‧‧‧這本書有滿滿的笑話、滿滿的插畫、滿滿難忘的妙言雋語,重要的是,有滿滿的啟示,每一頁讀來都想暫停一下說:『來聊一下吧。』這本書輕薄短小,卻是我讀過最激發腦力的藝術指南。每所學校都應該把它列入必讀書單。」___ 琳恩・芭柏(Lynn Barber),《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
「佩里的藝術之旅趣味橫生,幾乎每頁都有格言或一段話想要抄下來‧‧‧‧‧‧這本書太好看了,挑釁意味十足,閱讀它是一大享受。佩里透過書寫告訴我們,如何在尖銳苛刻的藝術界中保護自己,同時這本書也是他寫給藝術的情書‧‧‧‧‧‧就像一首調皮的小詩歌,讚頌二十一世紀包羅萬象的藝術界。」___ 梅樂妮・瑞德(Melanie Reid),《泰晤士報》(The Times)
「這本書附帶許多精彩插圖,同時顯示出佩里不只是一位視覺藝術家,還是一位文字藝術家‧‧‧‧‧‧他寫出敏銳的雙眼對藝術界的觀察,就如他所說的:『我的工作是注意到其他人沒有注意到的東西。』文字間盡是精闢的見解和思想‧‧‧‧‧‧同時又如此犀利有趣。我想,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這麼喜歡佩里的原因。他是那麼的聰明,提出我們想問的問題,說出我們也希望可以想到的觀點。藝術是什麼?該如何判斷眼前作品的優劣?喜歡某些類型的藝術家,有錯嗎?___ 莎拉・克蘭普頓(Sarah Crompton),《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
「格里森・佩里娓娓道來創作的喜悅,將藝術界爭論不休的議題端上檯面‧‧‧‧‧‧藝術界的大門是寬還是窄‧‧‧‧‧‧並暴露出這當中的浮華與虛誇‧‧‧‧‧‧最可敬的是,閱讀他在本書提出的觀點,我看得出來他不只抱持信念,而且活出他的信念。」___ 提姆・亞當斯(Tim Adams),《觀察家報》(Observer)
「佩里以幽默揭露『高級品味』與『低俗品味』的差別。」___ 麥可・普羅傑爾(Michael Prodger),《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
「這本書透露出佩里細膩思考的一面‧‧‧‧‧‧是一篇毫無矯飾的美學論著。」___ 彼得・康拉德(Peter Conrad),《觀察家報》(Observer)
「佩里的書讀來趣味無窮,藝術界需要不斷去深刻思考,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___ 《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
「他用機智的分析和通俗易懂的文字來討論微妙複雜的議題,一路上拋出各種引人入勝的觀察和小故事。」___ 卡蘿・基諾(Carol Kino),《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